2280 words
11 minutes
2024 回顧
2025-01-02
No Tags

對於部落格的想法改變#

去年年中開始把部落格的簡介以及自我介紹中提及「軟體工程師」或者技術相關的部分漸漸淡化,其實並沒有特別的動機純粹只是突然覺得自己除了身為「軟體工程師」以外應該有其他標籤或者更值得被人認識的部分。

所以改寫了原本像是在寫履歷般寫滿各種技術的關於我頁面,改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關於我」,也開始想寫些跟工作或者技術比較沒那麼相關文章。

第一次出國獨旅#

去年嘗試了獨自出國旅遊了,原本只是為了賞楓跟銀杏去東京卻非常幸運地遇到世界棒球 12 強的賽事而且台灣隊剛好前進東京。

整趟旅程還算蠻幸運的,神宮外苑和東京大學的銀杏已經夠黃了,日光還有一點楓葉可以看,成田山部分楓葉顏色已經變紅了,當然最讚的還是親眼見證台灣隊奪冠!

因為是一個人出國所以去了許多可能跟人同行就不會排的行程像是收集御朱印及 MyGO 聖地巡禮,也因為是一個人出國所以去了像是日光、神宮外苑等等地方看銀杏賞楓時又會覺得格外寂寞,總覺得眼前美景應該要與其他人分享才對。

總之是一趟開心的旅程只是或許我還是比較喜歡跟別人一起出去玩所以未來還是會盡量找人同行吧 XD,如果對我的獨旅遊記有興趣的話可以看2024 11/23-11/27 東京獨旅流水帳

花了不少時間在 Svelte#

IT 鐵人賽#

這次鐵人賽會以 Svelte 為主題算是個意外,原本可能是繼續寫 FP 相關的文章或者是介紹 Effect.ts 但想來想去好像都湊不齊三十篇,所以就選擇了一個目前工作上有用到的 Svelte 作為主題了。

這一個月讓我對於 Svelte 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特別是對於 Svelte 編譯器、 $effect 的行為以及 SvelteKit 的路由,雖然大部分是為了生出文章才趕緊去讀相關資料,但也因此讓自己有機會學習到原本在工作上沒碰到的知識,或許這就是參加鐵人賽最大的好處吧。

在工作上用到 Svelte#

除了鐵人賽以外在工作上也真正開始使用了 Svelte ,主要是有兩個專案採用了 Svelte 做為開發的框架,其中一個是純粹是偏向內部使用的專案所以基本上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所以就使用了 Svelte。

其實這個專案剛開始時是由另外一位同事負責,也因為專案性質所以當初就選定了 Astro 做為這個專案的框架, Astro 的有一個很棒的特性是他可以使用其他前端框架,所以基本上非常符合這個我們想幹嘛就幹嘛的專案。

但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事,既然上面給了那麽大的彈性也就意味著這個產品其實沒有那麼重要,至少跟其他我們主要維護的產品相比優先級說不算前面,所以去年年初就沒有放多少資源在這裡。一直到六月時才突然想要重啟但當初負責同事已經離職了,所以這個產品就掛到我身上了。而我本身其實對於 Astro 雖然沒有排斥但也沒有特別喜歡,所以在這個專案還在超早期開發階段我就決定換框架改寫了。

有關為什麼這個專案採用 Svelte 可以閱讀這篇文章為什麼我們從 React 換到 Svelte

而另外一個專案則是第一次把 Svelte 用在給一般外部使用者的產品 ,但因為這個產品還在早期開發中所以也沒有太多心得可以分享。

目前可以簡單分享的是:會選擇 Svelte 是因為我認為這個專案是比較需要顧慮到效能以及打包大小的,而 Svelte 導入到我們團隊也半年以上有了,即使有同事沒寫過但至少 code review 還是能讀懂一二了,所以才決定在這個產品中採用 Svelte。

至於剩下的就等這個產品真正生出來,推上 Prod 給使用者後再來說吧。

變成 team leader 了#

去年下半年時主管問我有沒有興趣幫他管一下前端,雖說我原本在團隊就已經是類似的角色之前多半負責團隊事務的討論及決定一些技術選型的問題,之後就變成我需要多負責 1 on 1 的部分。

想說既然沒多做什麼那接受也無妨吧,只是當我真正成為這個角色後會發現有些事情並不是我想的那麼單純,像是對於組員距離感的問題,因為我還是有可能跟他們的績效考核的結果有關係導致我說話可能要比較小心一點,有些幹話也不能隨便說說。但或許是我自己想太多。

這陣子在與組員 1 on 1 時有被問到我對於這個團隊未來的想法及規劃,基本上還是希望除了完成工作以外大家也能保持技術上的熱情,我也期望自己能夠創造一個可以讓大家熱於討論、貢獻的團隊。

被人這麼問時還是有點小感動的,至少讓我知道有人會團隊相關事情。

2024 的改變#

去年有做幾個覺得可以繼續保持下去的改變

早睡早起#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晚所以我也就習慣睡到最後一刻才起床,導致我可能都會習慣性地拖到兩點才上床睡覺,雖然晚睡但我也沒有因此把這些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可能就是滑手機看影片直到想睡為止。

久而久之就覺得這樣的生活蠻不健康的,而且剛好讀到一些有關早起的文章及影片就下定決心開始進行這項行動,一開始當然蠻痛苦的但大致花了一週就可以讓身體習慣比平常早起一個半小時了。

早上多餘的時間就可以拿來看看書、寫點文章等等比較有生產力的行為,雖然整天醒著時間沒變但因為早上的腦袋絕對比睡前的腦袋還清醒,所以整體來說覺得生活變得更有效率一點。簡單來說我覺得專注力分配的問題,我在晚上時專注力本來就比較弱的情況下還要去做這些事情相比之下一定會比較沒有效率。

咖啡因減量#

其實這跟上面有一點關係,原本每天都喝大杯美式咖啡的我開始改喝中杯,如果超過三點想買手搖飲料就盡量買沒有咖啡因的品項像是麥茶之類的。

除了是不想讓咖啡因影響到睡眠另外就是因為比過去還早一個半小時起床了,所以到辦公室時腦袋已經是可以上班的狀態了。

其他#

在上一次 2023 回顧中稍微提到我對目前前端框架的小小看法,其中說到除了 React 以外各個框架都是傾向使用編譯器減少 runtime 的工作,結果在去年 React 發表了 React compiler 了 XD ,雖然我們還沒正式導入但未來應該是一定會導入,畢竟處理這些效能優化的事情有時候真的蠻煩人的。

BTW 我也是直到 React compiler 發表後才知道原來以前已經有提過 React Forget 這個概念了。

2025 ?#

持續研究 Svelte#

除了是自己的興趣以外現在工作上也會用到了這讓我研究起來更有動力了一點,今年應該會花更多時間學習 SvelteKit 的相關知識及 Svelte 底層的概念。

多發一點文章#

去年雖然有蠻多想法但最後真正有寫成文章就寥寥幾篇而已,像是對於 github actions 的心得、Tailwind 與 css-in-js 的看法的草稿已經寫了但最終還是沒有發出去,除了拖延症以外更是有種覺得還寫得不夠好,希望今年能夠多點行動力把這些文章完成並把 Haskell 跟 Svelte 鐵人賽的文章早日整理完成。

已經拖了一年了啊 QQ

2024 回顧
https://blog.toddliao.dev/posts/2024-review/
Author
Todd Liao
Published at
2025-01-02